1. <track id="aryby"></track>

      <bdo id="aryby"><dfn id="aryby"></dfn></bdo>

      <bdo id="aryby"></bdo>
      1. <track id="aryby"></track>
      2. 024-31316566
        Industry news
        行業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 新聞動態 > 行業新聞
        飲用水處理中搖蚊幼蟲(紅蟲)污染的防治與治理

              

        搖蚊成蟲.jpg

               搖蚊屬于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昆蟲綱(Insecta),雙翅目(Diptera),搖蚊科(Chironomidae)。搖蚊的生活史經過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其中幼蟲期最長,也是搖蚊生活史中惟一須要進食的階段。搖蚊幼蟲在成蛹前共經歷3次蛻皮,分為4個齡期。


        符合過程.jpg


          搖蚊幼蟲體內因含有血紅素而呈紅色,所以又俗稱紅蟲。搖蚊的幼蟲初期存在趨光性,經過3~6d浮游生活后,轉入底棲生活。幼蟲的食性有動物食性、捕食性與雜食性之分。動物食性品種以噬食動物組織為食,捕食性品種以甲殼類、寡毛類跟其余搖蚊幼蟲為食,雜食性品種則以細菌、藻類、有機碎屑跟浮游動物為食。水體富營養化使得搖蚊幼蟲在水庫、湖泊類水源中大量孽生繁殖,直接導致其可以在給水處理系統中出現。1齡搖蚊幼蟲具有較強的游動性,可以穿透濾池進入到清水池中,由于常規的水處理消毒工藝對其難以有效地滅活,在我國一些大中城市的管網水中都曾發現過搖蚊幼蟲。盡管目前不能證實搖蚊幼蟲會威脅到公眾健康,但是人們常常把這些生物的存在和飲用水不衛生聯系起來,引起他們對水質信心的下降。


        搖蚊幼蟲1.jpg


        搖蚊幼蟲.jpeg


        搖蚊幼蟲.jpg

        顯微鏡下的搖蚊幼蟲


               通過兩條途徑來解決給水處理系統中搖蚊幼蟲的威脅:一是研究搖蚊幼蟲的生理生態學特性,為搖蚊幼蟲的預測預報提供基礎數據,以指導水廠在其暴發期間采取應急措施;另一條途徑則是從改進與強化水處理工藝入手,研究行之有效的水處理工藝技術,達到使其被有效去除的目的。


               沈陽水源和給水處理系統中的搖蚊優勢種屬為花翅搖蚊。在18, 22,26, 30和34℃五個恒定溫度下,研究了溫度對花翅搖蚊的生長發育、存活及繁殖的影響。在試驗溫度范圍內,花翅搖蚊各蟲態發育歷期隨溫度升高而逐漸縮短,發育速率與溫度呈正比關系,并得出各蟲態發育速率與溫度的5個回歸關系式,可用于花翅搖蚊發生期的有效積溫預測?;ǔ釗u蚊的世代發育起點溫度和有效積溫分別為6.68℃和742.97d-'C. 26℃時世代存活率、成蟲繁殖力和種群增長指數均高于其它溫度處理。在5個溫度條件下,內享增長力仁rm)和周限增長速率仁幾)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至34℃時最大,分別為 0.175和1.191。凈增殖率仁R,o)在26℃時最大,其與溫度呈二次拋物線關系。平均世代周期仁T)和種群數量加倍時間(t)均隨溫度的升高而縮短,至34℃最短,分別為24.53d和3.96d?;ǔ釗u蚊對溫度較敏感,30-34℃為其種群增長的最適溫區。根據有效積溫推算,花翅搖蚊在沈陽地區一年發生8個世代,5-10月為其多發期,這與沈陽地區夏秋季多發的動態相吻合。除溫度外,濕度和光照周期等環境因子對花翅搖蚊的成蟲繁殖力均具有顯著影響。在一定范內,隨濕度升高每雌產卵量逐漸增大,在85%RI3下每雌產卵量達到最大值,而后呈下降趨勢。每雌產卵量與光照周期呈拋物線關系,并在光照12h時達到最高。以上結果為分析搖蚊種群動態規律提供了參考依據。


               三種化學氧化劑中,二氧化氯對搖蚊不同齡期幼蟲的毒力最高,臭氧次之,液氯最低;25℃時二氧化氯、臭氧和液氯對4齡幼蟲的24h半致死濃度分別為0.41mg/L, 2.16mg/L和3.01mg/L?;瘜W氧化劑對搖蚊幼蟲的毒力隨幼蟲齡期的增長而降低,1齡幼蟲對化學氧化劑最敏感,其中二氧化氯對4齡幼蟲是1齡幼蟲的1.78倍?;瘜W氧化劑的毒力在一定范圍內符合正溫度系數規律,二氧化氯對4齡幼蟲的毒力在15~30℃范圍內增加了2.16倍。


               通過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觀察,綜合分析了氧化劑對搖蚊幼蟲表皮和肌肉細胞超微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處理后的搖蚊幼蟲表皮由于真皮細胞結構被破壞導致板層結構消失,真皮細胞層與內表皮層相分離。真皮細胞的損害表現為核仁變形、染色質固縮;線粒體內晴減少、解體、空飽化;內質網減少,小池擴張、囊泡化,表面核糖體數量減少。中毒的肌肉細胞內核仁變形;線粒體內峭溶解,空泡化嚴重。


               針對原水中存在的1齡搖蚊幼蟲,研究了化學預氧化劑,包括二氧化氯,氯、臭氧等,對1齡幼蟲的滅活效果,并對原水中1齡搖蚊幼蟲經預氧化、混凝沉淀后的去除效果進行了考察。與其它兩種氧化劑相比,二氧化氯對原水中搖蚊幼蟲具有更好的滅活作用,在1.5 mg/L二氧化氯投量下接觸30mn能夠達到100%的滅活率。pH值在8范圍內對二氧化氯的滅活效果不會產生影響,但溫度在一定范圍內的升高能夠提高二氧化氯的滅活效果。二氧化氯投加量0. 8 mg/L,二氧化氯預氧化與混凝沉淀工藝的協同作用可以完全去除水中生物活性降低的1齡幼蟲。

        RELATED NEWS
        相關動態

        Copyright 沈陽世紀鵬升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遼ICP備12008947號     網站建設:網勢科技

        網站首頁 一鍵電話
        久久99热精品99久久香蕉_亚洲a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日本一区二区免费久久黑人精品_少妇一区二区

        1. <track id="aryby"></track>

            <bdo id="aryby"><dfn id="aryby"></dfn></bdo>

            <bdo id="aryby"></bdo>
            1. <track id="aryby"></track>